
您认为夜尿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呢?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肾虚,那么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判断哪种夜尿频繁与肾虚有关呢?夜尿频繁就一定是肾虚吗?
01
夜尿频繁不一定是肾虚
夜尿频繁不一定都是由肾虚引起的,失眠、前列腺问题等也可能导致夜尿增多。
失眠表现为尿频、尿量少、总想尿;前列腺问题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排尿不畅;而肾虚则表现为尿频、尿量大、漏尿和尿失禁。
如果您夜间排尿次数增多,同时排出的尿量较大,并伴有漏尿和尿失禁的情况,很可能是由肾虚引起的夜间排尿增多。
02
如何判断排出的尿量增加?
如果24小时少于400毫升的排尿称为少尿,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患者;24小时超过2500毫升的排尿称为多尿(晚上排出的量等于或超过白天)。
当您夜间排出的尿大于750毫升,并且晚上排出量大于或等于白天;夜间排尿超过两次且主要集中在后半夜,则可以判断为肾虚所致的夜间排多。
中老年人常见的夜间排多往往是许多疾病初期症状之一。例如高血压肾病、慢性肾炎和肾衰等疾病都会在早期表现为夜间排多问题。
当您连续出现夜尿频繁的时候,您就应当及时去医院做尿液以及肾脏方面的相关检查,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。
03
你可能“吃错了”的
2种补肾食物
如果您是这种夜尿次数多、尿量大、漏尿,也就是肾气虚引起的夜尿频繁时。在症状早期,您可以选择一些补肾的食物来帮助自己补肾固涩,减少夜尿。
今天给大家介绍2种特别常见的药食同源的补肾食材,但是大家吃它们的方法常常不正确。
1
黑豆
“吃错了”的补肾食物中医讲,五谷养五脏,而这味药食同源的食物被称为肾之谷,主要是养肾补肾。它就是黑豆。
黑豆味甘性平,有补肾解毒的作用。黑豆有两种,一种是乌皮青仁豆,另一种是乌皮黄仁豆。乌皮青仁豆的补肾效果更好。青色入肝,肝藏血,肾藏精,选用乌皮青仁豆等于同时滋补肝和肾,并促进精血互化,滋补效果更佳。
黑豆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功效,在生吃时具有解毒作用,在炒熟后才能起到补肾作用。而且对于炒制方法也有讲究,请问如何制作黑豆才能更好地起到补肾作用呢?
炒黑豆做法:
①取100克黑豆加清水浸泡一晚,沥干;
②炒锅开火,加入沥干水分的黑豆翻炒,待表面水分蒸发后,再放入大颗粒的盐一起翻炒,黑豆和盐的比例约为5:1;
③用小火持续翻炒,当黑豆表面裂开,露出里面的青仁时,再简单翻炒两分钟即可出锅。
温馨提示:虽然炒黑豆好处多,但也不宜食用过多,每天20颗左右即可。
但是有些老年人牙口不好,不能吃黑豆,怎么办呢?针对这个问题,可以换成一种饮品——三宝养肾糊。
三宝养肾糊做法:
食材:普通黑豆50克、粳米30克、板栗5枚。
①黑豆和粳米用清水浸泡一夜,沥干水分;
②将泡好的黑豆和粳米放入豆浆机中,并加入剥好的板栗;
③倒入600毫升水,像制作豆浆一样制作就可以了。
温馨提示:慢性肾衰或其他需要限制蛋白摄入量的患者应少食。
2
山药
“扔多了”的养肾美食对阴虚小便不利的人有利于排尿;对气虚小便不畅的人则能固定尿液。因此它是一个滋阴、补肾固摄的良药。它就是山药。
按我们平时一些制作方法容易使山药黏液丢失,而黏液中含有大量有效成分。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物尽其用呢?
山药炒着吃是健脾补气的,想要发挥它补肾的功效,最好用生山药榨汁。但生山药汁太凉,不适合现在这个天气食用,现在可以吃的是固肾山药粥。
山药能够补肾,固摄津液,尤其是它的黏液有滋阴收敛的作用;芡实能够补肾收涩,粳米有滋阴的作用。
这三者搭配起来,就能起到补肾养阴、固肾摄精的作用,适合于肾气亏虚、肾气不固导致的夜尿增多、甚至有漏尿问题的中老年人。
固肾山药粥做法:
食材:山药50克、粳米30克、芡实10克。
①取50克山药洗净、去毛须,但不要去皮,切成小段备用;
②再将泡了一夜的芡实和切好的山药一同放入锅中,加入粳米,开大火煮制;
③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煲煮20分钟即可盛出食用。
温馨提示:芡实和粳米中含有大量淀粉,在食用时糖尿病患者应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。
(养生大国医)
